B端页面功能堆叠,如何做极简设计?

虽说B端实用优先,但我发现国内很多B端产品看起来都比国外知名产品复杂很多。
我认为,有些所谓“极简”风格,只是停留在静态UI上,并没有和具体场景动态结合。
这样导致即便方案画得再好,落地后效果也一般。问就是:“功能太多没办法”。
以这个表单弹窗为例,你觉得怎么样?

看着也就是一般的B端常见页面,跟极简是搭不上边的。
那这个方案呢:

是不是感觉更简洁更细致一些了?
不但功能没少,反而增加了——新方案可以在列表中间创建任务。
国内很多B端产品不愿意将功能藏到悬停态,然而在线文档、邮箱、项目管理工具……也有不少B端产品大量使用悬停态。这个没有绝对的答案,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来分析,本次就不多做讨论了。
接下来就以此为案例,给大家捋一捋,功能太多的情况下如何做极简设计。
去除无效信息
尽量删减UI上展示的元素,不但能让视觉上更加简洁,而且还可以减轻用户的阅读负担。
像是下面这两个输入框,“请输入”占位符重复出现就感觉不太有必要:

去掉之后简洁一些,也不影响使用:

信息重复更是要尽量避免,例如下面这个日期输入框,你数数有多少个重复元素?

日期重复了2次、请选择重复了2次、图标重复了两次,最重要的是,操作也要重复2次。
将两个输入框合并后,重复元素就少多了,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弹窗将时间段选好。

还有一个小细节,你有没有发现右上角的“叉”和“取消”按钮在功效上其实差不多?

想进一步减少元素的话,去掉取消按钮也是一种方法。

轻重分明
看看下面这两张卡片:

第二张看起来更简洁,是因为重点更分明,而这个原理也可以用到UI设计上。
你看下面这个焦点态的输入框,比默认态加了一个高亮描边,能起到强调作用:

那如果把边框再加粗一圈呢?看起来是不是更加轻重分明了?

复选框也可以用类似的原理改善:

虽然右侧用了高亮色,但去除颜色后,会发现左侧这个框也挺重的:

将未勾选状态的灰色减弱后,二者对比更清晰了:

️ 减少视觉干扰
看看这几张圆点图:

你是不是感觉第一张是最简洁的,最后一张最复杂?
同样的图形,实心是视觉干扰最少的,虚线是视觉干扰最多的。所以UI设计中,如果想要保持高度简洁,就要少用虚线。
下面这个图标的虚线框,就有点抢夺视线了。虽然不严重,但实在是没必要。

改成实心背景后,视觉上就简洁多了:

还有就是别给所有的操作图标刷上高亮色,这反而抢了重要信息的风头:

除非是整个页面来看都很重要的操作,否则最好是都被高亮,顶多加一个悬停高亮色就好了。

说到悬停,接下来就单独讲下这块。
善用悬停态
有些功能必须有,但大部分时间都用不到,那么就可以默认隐藏,悬停态展示。
例如下图,标题旁边的 info 图标可能用户看一次就够了;列表右侧的图标实际上使用率也很低;备注的字数限制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关心。

利用悬停态隐藏这些没必要的信息后,看起来简洁多了:

操作暗示
列表操作即便悬停时才展示,看起来还是很复杂。

关键是,这些图标有些还不是那么好理解的,不但费眼睛还费脑子,甚至都未必好用。
仔细想想,这些操作其实完全可以通过其它形式展示,没必要清一色的图标。
- 编辑:可以直接将一整列当成输入框来用,鼠标点一下直接改。
- 排序:可以直接拖动排序。
- 删除:这个倒是得用图标,但只留一个图标时,“叉”比“垃圾桶”看起来更舒服。
于是,改成这样了:

到这里,我突然还想到还可以加一个功能——直接在列表之间做添加,减少不必要的排序操作:

现在看看原型效果,感觉如何:

最后再来对比一下
这是修改前:

这是修改后:

不得不说,虽然后面那个方案细节上好很多,但是开发成本也是大了很多呀!
尤其是那个列表,如果偶尔才用到一次的话,这么弄就不划算了,顶多做成悬停展示操作图标就够了。
对了,这个案例我是用 Figma 做的原型,想要的话可以去「体验进阶」公众号回复「figma原型」免费领取。
查看原型的方式:选择界面后,点击Figma右上角的三角形播放图标即可(Share按钮旁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