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动端产品设计完全指南1:降低认知负荷

现在相比于历史上任何时期,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性都更强。美国的人均使用手机时长达到 5 个小时,其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App和浏览网页上。

用户体验是衡量移动应用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标准,尤其是用户对App的期待越来越高:快速加载、易用性、趣味性。如果想让你的App取得成功,那么用户体验是不可或缺的,是产品设计各阶段都必须时刻思考的。

当设计移动端产品时,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,在本文中,笔者根据经历过的各项目,总结了移动端产品设计中的一些建议,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。

文章较长,文章目录如下,各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。

目录

  1. 降低认知负荷
  2. 满足用户的控制感
  3. 界面的无障碍设计
  4. 导航栏设计
  5. 导航中的动效设计
  6. 关注用户的首次启动
  7. 加快App的响应速度
  8. 提高内容的展示质量
  9. 触控设计
  10. 情感化设计
  11. 优化消息推送
  12. 针对移动设备的优化
  13. App的设计应适应新兴市场
  14. 测试和反馈

1. 降低认知负荷

认知负荷指用户使用App时所需的大脑能量。人脑的处理能力有限,而且当App一次性提供过多信息时,可能会让用户产生压迫感,并促使他们放弃使用。

1.1. 整理界面

减少产品的凌乱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。凌乱是糟糕产品的最大特征,如果界面堆满了杂乱的元素,用户就要承载过多的信息:每个新增的按钮、图片和icon都会让界面更加臃肿。

凌乱的桌面让我们心烦,凌乱的产品则会让用户更加烦躁(这点很容易理解,智能手机的屏幕更小,凌乱感相应地会被放大)。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应该尽量去掉App中的不必要元素,因为降低凌乱感有助于提高用户的理解力。简约的界面和功能设计不失为好方案:

  • 将内容数量保持在最低限度,只展示用户必须知道的内容;
  • 尽量减少界面元素,让产品的界面更清晰,这也有助于降低认知负荷;

右图所示的tab bar明显优于左图(图像来源:Apple)

  • 使用渐进式呈现(Progressive Disclosure)的方法展示更多元素或者选项。

点击后,展开更多隐藏项(图片来源:Ramotion)

1.2. 减少任务

寻找产品方案中任何可能需要用户思考的模块(可能是表单输入或者选项选择),并找寻其他的替代方案。举例来说,某些情况下,可以通过本地缓存记录数据,而不是要求用户每次都在相同的地方反复输入;此外,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和使用习惯,为用户设置默认值。

1.3. 分解任务

如果一项任务包含多个步骤、需要用户执行多个操作,那最好将其分解为若干相关的子任务。这个原则在移动端产品设计上非常重要,因为不应让用户一次性承载过多过复杂的任务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电商App的下单购买流程,在电商的购买任务里,原本一个复杂的任务被分解为一系列逻辑递进的子任务,用户在每个子任务中分别执行所需操作。

任务分解后,降低了用户对任务的难度预期(图片来源:Murat Mutlu)

一方面,分解任务降低了用户的认知负荷,另一方面,也起到连接不同任务的作用。比如浏览和购买在逻辑上相关,但在实际操作中无关,但由于用户在各个任务里的操作复杂度基本相同,所以从浏览到购买有比较好的过渡,用户在不同任务衔接时也不会感到突兀。

购买电影票的任务分解(图片来源:Anton Skvortsov)

1.4. 使用常见的界面设计方案

常见的界面设计方案是指多数App使用的设计方案,包括导航栏位置、交互方式、tab话术等。在近十年的移动端产品发展中,很多界面元素的设计方案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定式,不需要规定也不需要解释,因为用户已经熟悉这种设计方式了。用户使用已形成的使用习惯来使用新App时,避免了学习成本和可能带来的流失。

Quora的用户页

1.5. 尽量减少用户输入

在手机屏幕上打字的用户体验极差,这单纯因为物理尺寸太小,和软件性能无关,再熟练的用户都会出现打错字的情况。需要用户手动输入的最常见场景就是填写表单,这里有一些建议可供参考:

  • 删除任何不必要的字段,缩短表单长度,保证用户输入最少的内容;

表单设计的准则是越短越好,可以将多个字段合并(图片来源:Luke W.)

  • 使用input mask,这是一种帮助用户格式化输入文本的插件,能够执行对输入内容的切断、分组等操作,帮助用户专注于表单填写上,让用户更容易发现错误;

(图片来源:Josh Morony)

  • 使用诸如自动填充的智能功能。比如,填写地址是任何登记类表单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,可以先根据手机定位自动填充地址信息,这样在大多数场景下,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修正即可;
  • 动态验证字段值。提交后才能知道输入错误,然后再返回更正,这点的用户体验很差。如果有可能,应当在用户输入后立即检查输入字段的准确性,以便用户可以立即更正;

在线的实时验证(图片来源:Baymard)

  • 根据字段类型显示键盘类型。在输入电话号码时,应显示数字键盘;如果输入的是电子邮箱,还需要包括@键。要确保这个功能在整个App中都是一致的,而不仅限于某些表单。

将键盘匹配所需的文本类型(图片来源:ThinkWithGoogle)

1.6. 预估用户需求

在产品设计阶段,需要根据用户的操作路径使用产品,主动发现使用流程中的潜藏痛点。比如在下图中,提示了用户需要提供信息的具体位置。

这种字段旁的简明帮助文本很有效(图片来源:Hotjar)

1.7. 用视觉重量传达重要性

界面里最重要的元素应该有最直观的重量。增加元素的重量可以通过改变字重、大小、颜色等方式实现。

大尺寸元素比小尺寸更吸引眼球

1.8. 避免专业术语

在任何移动端产品设计里,清晰准确地表达信息都是最重要的。使用目标用户习惯的表达方式,而不是你的产研团队习惯了的表达方式(或者行业术语)。

行业术语或短语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载(图片来源:ThinkWithGoogle)

1.9. 一致性设计

一致性是设计的基本原则,一致性有助于降低混乱度。在App设计中,一致性意味着以下内容:

  • 视觉的一致性:App里的字体、按钮形式、文本标签样式需保持一致;
  • 功能的一致性:交互方式和交互元素在各个页面中应保持一致;
  • 产品间的一致性:同一系列的不同产品之间需保持一致性(比如网易邮箱和网易云音乐),这样能降低用户使用相关产品的学习成本。

关于设计一致性,有如下的建议:

  • 遵循平台指南/规范

每个移动端的操作系统都有界面设计的标准指南,比如苹果的界面设计规范。遵循平台规范很重要,因为用户已经熟悉了他的手机操作系统,任何与这个系统的交互模式相悖的产品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摩擦、造成用户的不适感。

  • 不要模仿其他平台的UI设计

在为Android或者iOS设计App时,不要参考其他平台的UI设计。icon、功能模块(输入框、复选框、开关等)、字体等元素应保持该系统原生的感觉。尽可能使用原生系统的组件,这样会增强用户的信任感。

  • 保持同一产品在不同终端的一致性

这属于产品间一致性的范畴。如果你的产品同时有Web端和移动端,那么应尽可能地保持二者的风格一致,这将减少用户在PC和手机间切换的不适感。二者的不一致(比如不同的导航方式或者不同的配色方案)可能会造成混乱,增加用户的认知负荷。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