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ython网络爬虫开发:正则表达式的学习

学习爬虫的过程中,正则表达式能够帮助我们根据某些复杂的规则去处理复杂的字符串,它是一个特殊的字符序列,在Python中,系统自带的re模块包含了正则表达式的全部功能,下面我们进入正则表达式的学习。

 1. 元字符

正则表达式的结构由普通字符和元字符组成,普通字符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文本字符,而元字符有它特定的含义,具有匹配信息的功能。

常用的正则表达式元字符如下表格:

元字符 功能
\ 转义符,表示位于‘\’之后的为转义字符。
. 任意一个字符
? 匹配‘?’前面的字符一次或零次
+ 匹配‘+’前面的字符一次或多次
* 匹配‘*’前面的字符零次或多次
- 用在[]之内用来表示范围
^ 匹配行首,匹配以^后面的字符开头的字符串
$ 匹配行尾,匹配以$之前的字符结束的字符串
() 定义分组
[] 定义字符类
{} 定义量词
| 选择符号,或关系
\b 匹配单词头或单词尾
\B 与\b相反
\d 匹配任何数字,相当于[0-9]
\D 与\d相反
\s 匹配任何空白字符
\S 与\s相反
\w 匹配任何字母、数字以及下划线,相当于[a-zA-Z0-9]
\W 与\w相反
\z 匹配字符串结束
\G 匹配最后完成的位置
\A 匹配字符串开始

2. 元字符功能

1)  字符类[]

例如在一个列表中有‘apython’、‘bpython’、‘cpython’、‘dotcpp’四个元素,我们使用‘[abc]python’可以直接匹配到前面三个元素。

2)  [a-zA-Z0-9]

这个可以匹配一个任意大小写字母或者数字,等同于\w。

3) 重复 {}

如果我们使用{n},即‘pyt{}on’,只能匹配到python,使用{n,}可以匹配至少n次,使用{n,m}可以匹配至少n次,最多m次。

4)  开始于结束字符

使用‘^’和‘$’可以匹配一行字符串的开始和结束。

5)  a|b

可以匹配a或者b。

6)  匹配出现次数

语法格式如下:

1
2
3
4
import re
= '1234567'
p1 = r'\d?'
print(re.search(p1,s))

可以改为\d*或\d{2,3}或d+等来进行匹配。

输出结果为:

1
<re.Match object; span=(01), match='1'>

由于‘?’为匹配0次或一次,所以匹配了出现数字一次。

 3. 总结

本节我们主要总结了正则表达式里的元字符及几种常用的功能,这些元字符在我们后续的学习中会涉及到,大家可以回过头来参考本节的内容。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