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able Diffusion中级教:图片信息、Tag反推+"隐藏"功能

一、图片信息功能

如果你在群里看到一张非常好看的图,也知道它是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,想知道如何生成这个图,就可以用这个功能,例如:

图片

是不是很简单,所有的提示词、迭代步数、采样方法、尺寸、CFG、seed都出来了。而且可以一键发送到文生图等等功能进行二次处理。真的so easy!

二、Tag反推

如果好看的图不是SD生成的,那就需要用Tag反推功能。

这个功能的反推算法非常优秀,上传随便一个图,都能推断出很多提示词

图片

图片

这个功能生成的TAG非常准确。

● 反推算法

优先选择wd14-vit-v2-git,这个算法非常优秀, 其他算法在物品识别和Tag准确度上略有差异,但wd14-vit-v2-git真的是吊打其他算法,推算很快,Tag又很准确,选它准没错。

注意:如果你经常反推Tag,你的显存会加载很多模型,这时就需要点下 卸载显存中所有反推模型,使得显存占有率降低。

比如我反推完后显存占用5.1G,卸载反推模型后,显存只占用4.1G,对显存容量小的显卡来说效果显著。

图片

卸载反推模型前↑ 卸载反推模型后↓

图片

其他功能可以自由选择,怕忘了卸载模型,就可以把最后一个选项勾选:

图片

阈值 是指提示词大于35%的Tag会写在上面选出的Tag框里,你可以自由调整这个阈值大小,按百分比来算的。

一般来说设置到0.35~0.4之间就可以了。

有这个Tag反推就不要用图生图里的反推提示词了,这比那算法好用多了。

三、批量操作(Tag反推)

这个批量操作主要是用来给炼LoRa、炼dreambooth、炼embedding或者炼hypernetwork就需要给图片打标签,就可以用这个功能,这个功能可以让你的标签更准确。

操作方法还是一样的,设定输入目录,如果想反推这个文件夹里所有的图片,包括子文件夹的图片,就可以勾选“全局递归查找”,勾上这个选项,就可以将你套了无数文件夹的图片都打标签。

输出目录、输出文件格式,都是明面意思哈,自己设定就好了。如果输出目录留空,那么SD就会直接在输入文件夹中进行保存。

其他操作都一样就不详细再说了。

四、附加功能——隐藏的大佬

为什么叫隐藏的大佬,因为它其实是个缩放和修复的功能,但是起的名字却是不那么显眼。

一张很模糊的照片,用附加功能——等比缩放,调整缩放比例为4,相当于长度宽度放大了4倍;

Upscaler1放大器1,之前说过,三次元选R-ESRGAN 4X+,二次元选R-ESRGAN 4X+Anime6B,其他的都不要用

点击生成,看看效果:

图片

原图↑  生成图↓

图片

是不是特别清晰,如果你有模糊图片想放大还想变清晰,用这个功能准没错。

如果在自己的电脑里没找到这俩放大器,就需要在设置——放大——勾选这俩放大器,如图:

图片

勾选后保存设置,重启webui,就可以在附加功能放大器里看到了。

但是存在即合理,为啥有俩放大器呢,可以产生1+1>2的效果,放大器1选R-ESRGAN 4X+,放大器2选nearest(最邻近整数缩放),把放大算法可见度调到0.3或0.4,就可以让生成的图片没有那么清晰,稍微偏现实一点。

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尝试一下。

隐藏功能出现了,接着往下看:

图片

在下方还有两个选项,这是做什么的呢?

实际操作一下就明白了,上图:

图片

这位大家都认识吧

现在就可以给他重新做一张清晰的照片,如下:

图片

仔细看,是不是清晰了很多,这是黑白照片,效果没那么明显。

这个是依靠哪个功能实现的呢?

就是GFPGAN可见度调最高,缩放比例可以设2或者3,出图就变清晰了,是不是很神奇

图片

还有CodeFormer也是一个优秀的面部修复算法,

图片

胡子变少了,看起来年轻了很多。而且这个算法只识别并修复面部,其他背景什么的还是保持模糊,不处理。

不过第二个算法有个小缺点,就是只能修复正面脸部。这个需要注意下。

当有侧脸需要修复时,拉大GFPGAN算法可见度。

告诉大家一个信息,其实文生图也好,图生图也罢,它们的面部修复功能就是用的这俩算法。这下就知道这俩功能了吧,其实大家都用很久了,真身就在这里隐藏着。

有人不信,那你打开设置——面部修复,看看是不是只有这俩算法,哈哈

图片

再来说下文生图的高清修复,其实和这里也有关系,

所谓高清修复,调用的也是放大算法,也可以选R-ESRGAN 4X+之类的算法,也就是说,表面上你只用了一个功能,其实这相当于一个接口,计算机通过这里将图片进行了放大,然后导入到了图生图中,设置了局部重绘,并且设置了采样次数,尺寸变大,再铺70%的噪点,重新进行生成, 最后就是你看到的高清修复后的图片。

学完了这些功能是不是觉得又融会贯通了。这些都是SD基础功能,只有基础打的牢,后面遇见问题才知道从哪里下手去解决,而不是天天等着别人来教你。

THE END